他,“东南大学之父”!止于至善开新篇
远渡重洋 留学归来
他是中国的第一个教育学博士
临危受命 力行改革
他是国立东南大学首任校长
提倡“女禁”改革
推动教育转型
发展“四个平衡”“三育并举”
被誉为“东南大学之父”
今天,跟随官微一起穿越历史
走进郭秉文先生与东南大学的故事
郭秉文 字鸿声,1880年生于上海青浦,早年卒业于上海清心书院,1908年赴美留学。归国后,先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前身)教务主任、校长等职。1921年,筹组创建国立东南大学,为首任校长。任职期间,励精图治,图谋改革,把当时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成功转型为一所具有现代气息的综合性大学——国立东南大学,被誉为“中国现代大学之父”“东南大学之父”。
晓东
先来了解一下郭秉文先生是如何邂逅东大的吧~
1
教育救国 邂逅东大
郭秉文出生于1880年,那个年代,国家正处在封建割据、列强入侵的水深火热当中。
1908年,工作12余载,时年28岁的郭秉文弃职从文,远渡重洋,到美国俄亥俄州的伍斯特学院攻读理科,于1911年获得学士学位。
之后他又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专业,在校期间,他凭借《中国现代学校的教师》的毕业论文获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后又于1914年以《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一文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教育学博士。
从理学转到教育学,又先后连续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怀着改革中国教育的殷切追求,希望能够以教育救国。
值此期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前身)首任校长江谦求贤若渴,正在四处网罗人才,希望把学校办好。江校长获悉郭秉文正在攻读教育学博士,遂向他发出邀请函,希望他能够来南高执教。这份邀请正与郭秉文教育救国的理想不谋而合,他欣然接受邀约并于1914年完成学业后动身回国,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务主任。
自此,郭秉文开启了与东大的不解情缘,在这里创造了属于他的教育新时代。
郭秉文先生是如何成为国立东南大学首任校长的呢?接着往下看!
晓南
2
临危受命 南高易名
1918年3月19日,江谦因身体疾病,难以管理校政,任命郭秉文为代理校长。1919年9月1日,郭秉文被正式委任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由于郭秉文先生有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经历,他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师范学校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关系。究竟是独立兴办高等师范学校,还是把师范学校放到综合性大学之内,郭秉文一时难以决断。
1920年4月7日,郭秉文提出建立东南大学的建议,经过讨论,一致赞成,随即组织“筹议请改本校为东南大学委员会”。
1921年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成立,成为继国立北京大学之后的第二所综合性国立大学,郭秉文担任首任校长,成功实现了“寓师范于大学”的理想规划,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转型为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毕业纪念
正如南高师毕业生张其昀在一篇纪念郭秉文的文章中说:
南高改组为东大,并非如一般所想的升格,或好高骛远,而是他的教育理想的实践。
”就这样,郭秉文临危受命而不乱,成功推动他的教育思想落地实施。
在郭秉文的主持下,经过几年发展,国立东南大学声誉鹊起。根据郭秉文的改革方案,学校按照综合性大学的模式进行建设,校内的学科和课程也转变为多学科综合模式,既设立“正科”,便于实施“通才教育”,又设立“专修科”,便于推行“专才教育”。这种办学思路和实践方针,使东南大学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跃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内名校。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立东南大学全体教职员及学生
从学科结构来看,1915年南高师只有国文、理化两部和国文专修科,发展到东南大学时已拥有6科31系。东南大学成为当时中国学科最齐全、结构最合理、办学条件最好的大学之一。
美国著名教育家、世界教育会亚洲部主任孟禄博士考察了当时中国各主要大学之后,称赞“东南大学为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现代高等学府”。
晓东
郭秉文先生是如何保证东南大学在现代综合性大学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的?继续了解!
3
励精图治 多措并举
为了确保国立东南大学在现代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郭秉文多措并举,将学校推上了新的高峰。
在郭秉文先生看来,师资力量是一所大学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保障。所以自上任伊始,聘请名师成为了他眼中办学的首要任务。
在东南大学创立之初,郭秉文以自己“平、和”的人格魅力,为学校积累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同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毕业的陶行知、陈鹤琴、朱君毅、郑晓沧等一批学者,都曾受到郭秉文的邀约,前往东南大学任教,共同推动了中国大学的教育改革。
除此之外,他利用自身条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制度的便利,邀请世界名家到东南大学讲学,如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诗人泰戈尔、美国思想家杜威、美国教育家孟禄等人,都曾来此授学。一时间,国立东南大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南高教育科师生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合影
除了广延名师,郭秉文在推动“男女同校”的过程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五四风云的潮流袭来,高等学校中开“女禁”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呼声。在南高师第十次校务会议上,陶行知提出了《规定女子旁听办法案》的议案,主张开放“女禁”,校长郭秉文坚决支持。虽然这一提议在当时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但在郭秉文等人的努力之下,允许男女生同时参加的入学考试如期举行,最终八位女生入围成为南高首批招录的女生。
“女禁”的打破,是中国教育民主化的重要进程,从此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新的一页。
南高首开女禁招收的八位女生
而在学校的运行机制上,郭秉文把目光投向世界,主动将“美国大学模式”引入中国。在他的推动下,1921年3月,东南大学在全国的国立、公立高校中首次建立了董事会制度。董事会不仅加强了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联系,而且在解决资金短缺等现实问题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一做法后来也为其他大学所仿效。
郭秉文按照现代大学的发展模式,革新教育理念,倡导“四个平衡”,即通才与专才平衡,科学与人文平衡,师资与设备平衡,国内与国际平衡;在面对学生的要求时,他提出“三育并举”,一是训育(又称德育)、二是智育、三是体育,以此来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可以说,国立东南大学的创建是郭秉文办学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也正是由于他在国立东南大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人们赞誉为“东南大学之父”。
百廿东大 人才辈出
郭秉文先生一生
始终奔走在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前沿
他的亲身经历
就是对“止于至善”最好的诠释
向永远的“东南大学之父”致敬!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部分资料来源 | 东南大学校史文化网
耿有权《郭秉文校长与“止于至善”》
校史顾问 | 郭淑文
配图摄影 | 韦朝洪
封面设计 | 赵婧含
项目编辑 | 吴韩林 张岭南
分享、点赞、点亮1000个在看!
向郭秉文先生致敬!